
我公司自主研制的無風機無填料節能噴霧冷卻塔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 201420746367.3,該產品是采用無機械風機和無填料結構設計,其處理水量為50-2000立方米/小時,降溫性能可達5-15°C,目前處于領先水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冷卻塔,尤其一種節能型的無風機、無填料冷卻塔。
背景技術
現有的冷卻塔需要水輪機或風機作為動力,并利用冷卻填料增大散熱面積進行冷卻。其能源消耗過大、運行噪聲大、運行重量大、基建費用高,而且在濁度大的循環水場合不能適用,在居民區運行時噪聲擾民。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節能冷卻塔,無需風機、填料,耗能少。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節能冷卻塔,包括塔體,塔體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塔體由上至下分別為除霧段、霧化處、用于向塔體內通風的風道、集水池;所述集水池設置在塔體底部;所述集水池與出水口相通;布水管道一端與進水口連接,另一端延伸至集水池上方的霧化處內;所述布水管道上安裝有若干霧化器。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霧化器包括噴嘴、分散段和霧化段,其中分散段通過一級混合段與噴嘴連接,霧化段通過二級混合段與分散段出口連接,所述的噴嘴成管接頭狀,其進口端攻有外螺紋,出口端呈錐形并延伸至一級混合段內;所述分散段內以軸心為交點分布有分隔條,將分散段流道面分割成各扇形流道面;所述的一級混合段和二級混合段呈錐筒形,其上周向分別均勻分布有進氣孔。該霧化器是根據射吸原理設計的,當液態介質經噴嘴噴出后,隨壓力的變化而帶入冷空氣,完成氣和水充分接觸并在氣和水之間進行傳熱。該霧化器是在“雙膜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粒理論”而設計的,目的是增大氣液接觸面積,充分進行傳熱。冷卻塔供給循環熱水的壓力≥0.10Mpa的條件下,充分利用泵提供的動力,作為循環水霧化并吸入冷空氣的推動力,使冷空氣和循環熱水充分接觸并進行換熱。該產品采用直式噴嘴,其阻力小,霧化高度比傳統蝸殼式噴頭高,且無中空現象,有效的利用了塔內的空間。
(1)無機械風機:降低了冷卻塔的運行費用,冷卻塔運行時無振動、噪聲小。
(2)無淋水填料:省去了因水質原因導致冷卻塔維修時需要更換填料的材料費用及人工費,冷卻塔的降溫效果不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而發生改變。同時塔內運行阻力低,通風量更大。冷卻塔自重及運行重量小,基建費用低。
(3)無其它輔助結構:使得冷卻塔結構簡單,塔內熱水通過霧化器均勻布置后,在上升、懸浮、下落過程中都很均勻,不會隨著其它附屬結構產生壁流現象,避免了換熱面積減小和出現水的分布不均勻。
(4)無水力風機:包括頂部水輪機風機及塔內水力作用的風機,全塔的零部件均為靜止狀態,維護少,噪音低。 |